首页 > 精选
傳染力更強的BF.7會不會成為流行毒株?
2022年10月13日 09:32 来源:中國新聞社

“隨著變異株的持續進化,在即將到來的秋冬季很可能出現另一個變種。”即將於今年12月離任的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、白宮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·福奇,9月下旬在與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斯蒂芬·莫里森的連線對話時作了上述表述。

目前,不止一個新冠病毒新變種在全球加速傳播。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(CDC)最新數據,儘管美國疫情仍由BA.5的早期變異株主導,但BA.4.6和由BA.5進化的分支BF.7佔比在不斷上升。此外,比利時、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BF.7感染人數也在增加。

世界卫生组织10月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,截至10月2日,欧洲当周新增新冠感染人数150万例,较前一周病例涨幅8%。法国当周新冠感染率增幅达31%, 80岁及以上人群感染人数显著增加,住院和死亡人数也持续增长。据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数据,截至10月11日下午8时,全球新冠累计感染6.22亿人,累计死亡人数超655万人。近28天,全球新增新冠病例超1282万例,死亡超4万例。

國內BF.7變異株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,自9月28日出現首例病例後,截至10月9日,內蒙古感染人數累計已超3500例。10月以來,廣東韶關、山東煙台、深圳也先後檢出BF.7進化分支。

“奧密克戎仍是全球的主要變體,世衛組織及其合作夥伴正在跟踪300多個子變體,但全球監測、測試和測序仍然薄弱,這使得跟踪這種病毒就像追逐陰影一樣。”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10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。

BF.7:逃逸程度再升級的新毒株

美國廣播公司10月8日發表的一篇報導稱,隨著更冷天氣的到來,人們在室內時間越來越多,新冠浪潮可能正在歐洲大陸隱約出現,這也預示著美國或將發生什麼。

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,截至9月24日那一周,在英格蘭,約有五十分之一的民眾,超過110萬人感染新冠,較上一周每65個人中有一人感染的比例有所上升。而且,根據官方數據,目前英格蘭的七天日平均死亡人數為65人,這是一個多月以來最高記錄。譚德塞表示,隨著大多數國家不再有限制病毒傳播的措施,預計新冠感染病例會繼續增加。

與感染人數增加相伴的,是新冠毒株的不斷變異。自今年3月,序列首次上傳至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以來,奧密克戎BA.5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檢測到,取代BA.2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。目前,BA.5的早期變異株仍是全球主流毒株,但BF.7佔比呈上升趨勢,近期已成為美國新冠病毒檢出比例第三位的變異毒株。

美國CDC的數據顯示,10月2日~8日,BA.5佔比下降至79.2%,BA.4.6和BF.7佔比分別增至1 3.6%和4.6%。同期,據美國約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學數據,10月2日至9日的一周內,美國新增新冠死亡人數近3000例

BF.7是BA.5的後代,前者在後者的基礎上增加了突變R346T。“增加的突變點讓BF.7的免疫逃逸程度較BA.5增加了5%~10%。”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、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。“BF.7在美國傳播範圍有多大,仍有待觀察。”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向《中國新聞周刊》表示。

自疫情暴發以來,新冠病毒已有阿爾法、貝塔、伽馬、德爾塔等多種變異株,如今正處於奧密克戎毒株大流行階段。其中,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疫情波及範圍最廣。“貝塔和伽馬的免疫逃逸能力比德爾塔還強,也只是'曇花一現'。BF.7未來是否能成為流行毒株還未可知。”金冬雁認為,如果BF.7能占主導地位,可以將其看做“已知的魔鬼”,因為它和BA.5整體差異很小。

國內同樣遭遇了BF.7變異株的侵襲。內蒙古是本輪BF.7變異株引發疫情的重點區域。

截至10月9日,呼和浩特累計感染3332人。據“深圳發布”微信公號消息,10月8日~10日,深圳累計報告本土病例46例。測序結果顯示,大多數個案感染毒株為BF.7、BA.2.76和BA.2.2變異株。

10月9日,廣東省韶關市政府通報,該市出現多例多源頭、多鏈條的外地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,涉及的新冠病毒包括奧密克戎變異株BF.7和BA.5.1.7,後者也是內地首次檢出。“ BF.7變異毒株感染後表現的症狀包括高燒、持續性咳嗽、身體疼痛、頭痛、喉嚨痛、嗅覺改變和食慾不振等。相較其它毒株,BF.7傳染力、擴散性及逃逸性更強。 ”10月8日,韶關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書劍表示。

除了BF.7,奧密克戎其他新的變異株也引發關注。現有新變異株大多從BA.2、BA.5的基礎上演變而來,前者包括BA.2.75.2、XBB等,後者包括BQ.1.1等。其中,BA.2.75.2正在印度、新加坡和歐洲部分地區迅速蔓延。9月6日首次在新加坡出現的XBB已取代其他變異株成為當地的主流毒株。這些新變異株並沒有與之對應的希臘字母名稱。據《紐約時報》9月23日報導,世衛組織傳染病專家洛倫佐·蘇比西說,這是因為它們與最初的奧密克戎病毒非常相似。

病毒想要在人群中持續傳播,就必須不停進化。德國華裔病毒學家、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向《中國新聞周刊》表示,在經歷大規模自然感染的地區,新冠病毒想存在下去必須要有足夠的免疫逃逸能力。

秋冬季感染人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增加,這也會加速新冠病毒自身的突變未來仍會有層出不窮的變異株,甚至存在區域性差異。”陸蒙吉說,現在需要弄清楚這些變異株在免疫學上的差異有多大。

美國廣播公司的報導稱,儘管目前美國新冠感染和住院人數呈下降趨勢,死亡人數趨於平穩,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傳染病專家Peter Chin-Hong 博士表示,歐洲的疫情后續或將在紐約、美國西海岸等地上演。根據美國CDC的數據,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等地的病毒水平已經在上升。

陳希對《中國新聞周刊》分析說,“公衛部門應堅持對各地局部流行的變異株持續測序,並在人群中定期抽檢以監測傳播速率。”對於某段時間內突然加速傳播、可能流行起來的變異株予以警惕,避免對當地醫療系統帶來巨大壓力。

金冬雁分析說,即便新冠病毒再變異,目前仍然還停留奧密克戎的圈子裡。最壞情況是出現一個和現有變異株差異巨大的新毒株。

變異株持續衝擊免疫屏障

和往年不同的是,目前全球已有多種新冠疫苗,包括更新的奧密克戎單價或二價加強針。

福奇在前述對話中曾提到,迄今全球經歷了至少五種大規模傳播變異株,未來還會有更多變體。“如何應對以及如何為這些變體的演變做好準備取決於我們,但矛盾的是,現在疫苗的完全接種率並不高。”據美國CDC數據,截至9月28日,美國接種6億多劑次疫苗。其中,2.3億人完成兩劑次疫苗接種,佔總人口67.9%。在完成兩劑次疫苗接種的人中,約1億人接受了加強針,超過750萬人接受了更新的二價加強針。

與此同時,面對新的變異株,現有疫苗和藥物能發揮多大作用是值得關注的問題。9月16日,一項發佈在預印版平台bioRxiv上尚未經同行評議的研究,對多種新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等問題進行了測試和分析。該研究中,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的研究人員測試了40名接種過三劑科興疫苗的志願者血樣,並收集了另外100名接種疫苗後突發感染BA.1、BA.2或BA.5的患者血樣。

研究人員發現,先前感染BA.5,以及使用單克隆抗體藥物都不足以阻止BQ.1和XBB的感染。9月,另一項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預印本研究顯示,抗體對BA.2.75.2發揮的效果還不到對BA.5的六分之一。

这些研究提示,对早期奥密克戎变异株起作用的抗体类药物,在面对新的奧密克戎变异株时表现不佳。“变异株出现免疫逃逸,不等于现有疫苗和药物完全没用。瑞德西韦、莫努匹韦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仍然有效,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有效性会受到较大影响。”金冬雁说。

關於疫苗的效用,金冬雁分析稱,從中國香港第五波疫情數據來看,對於BA.2和BA.5變異株,接種0針、3針滅活疫苗的感染概率分別為40%-50%、10%。兩種情況感染差異達四五倍,因此還是要繼續完成“基本盤”——三針疫苗的接種。

多位受訪專家認為,儘管中國國內疫苗接種水平已增加不少,但三針疫苗接種率仍有待提高。9月29日,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雷正龍介紹,截至前一日,全國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34億劑次,其中12億餘人已完成全程接種,佔全國總人口的90.18%,8億多人完成加強免疫接種。60歲以上人群全程接種2億多人,完成加強免疫接種近2億人。“雖然完成我國最後10%人口的新冠疫苗接種存在困難,但想要順利走出疫情,繼續推進這些人群接種疫苗是必要的。”9月16日,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(英文)》在線刊文表示。

“加強針更新的速度總是比病毒變異的速度慢一些。目前應該加快推出針對BA.5的單價或二價疫苗,在老年人和免疫缺陷人群中盡快接種。否則變異株更新換代後,這類疫苗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。美國目前批准的針對BA.5的疫苗,並沒有經過完全臨床試驗階段,從申請到最終獲批可能就兩三週的時間。”金冬雁說。

在金冬雁看來,無論是新冠病毒、流感病毒,或是普通冠狀病毒,在秋冬季都會出現感染人數增加,應持續做好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各類呼吸道疾病的防控。


社交平台